
在西柏坡这片红色热土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宣言依然掷地有声。如今,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以历史为教科书,以精神为营养剂,通过西柏坡干部培训的深度实践,为年轻干部成长引好路子、开对方子、压实担子、搭稳台子,赋予他们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重任的力量。
一、引好路子:以红色基因校准成长方向
西柏坡党员红色教育始终将政治引领置于首位。基地依托中共中央旧址、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实景课堂,通过“沉浸式教学+情景党课”模式,让年轻干部在“两个务必”的回响中锤炼政治品格。例如,学员在“赶考之路”体验教学中重走革命征程,从“进京赶考”的历史隐喻中领悟当代干部的使命与挑战。西柏坡——它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年轻干部思想铸魂的灯塔,引导其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系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
二、开对方子:用创新理论赋能精准施教
针对年轻干部知识结构新但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西柏坡干部培训开出“定制化药方”。课程设置融合“历史逻辑+现实问题”,如开设《西柏坡时期群众工作法》案例课,引导学员对比反思当前基层治理难点;组织“红色沙盘模拟”,让学员在决策演练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同时,基地将西柏坡党员红色教育与数字化转型结合,开发线上党史题库、VR革命场景复现等工具,使理论学习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探求”,帮助年轻干部在知行合一中破解“本领恐慌”。
三、压实担子:在实践熔炉中淬炼硬脊梁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基地强化实践导向,设计“驻村调研+攻坚课题”双轨机制。学员需深入西柏坡周边乡村,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现实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并将解决方案纳入考核。例如,某期培训中,年轻干部团队为平山县农产品电商推广提出的“红色IP+数字营销”方案,最终带动当地增收超百万元。这种“压担式培养”正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核心理念——让年轻干部在“挑重担、啃硬骨头”中涵养“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
四、搭稳台子:构建长效成长生态圈
基地着力打造“训后跟踪+资源共享”支撑体系。一方面,建立学员成长档案,联合派出单位对参训干部进行年度回访,评估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搭建“西柏坡青年干部论坛”,定期邀请优秀校友分享经验,形成“传帮带”网络。西柏坡干部培训由此超越单一培训范畴,成为终身学习的起点。正如一名学员所言:“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思想洗礼,更链接起一支永不散场的红色战队。”
西柏坡的松柏长青,精神之火不熄。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培养体系,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正成为年轻干部成长的“淬火池”与“加油站”。未来,基地将继续深化“引路、开方、压担、搭台”四维模式,让更多年轻干部在西柏坡精神的滋养中,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
(作者: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