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柏坡培训基地吕老师
站在西柏坡纪念馆前,“两个务必”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作为首批国家级革命纪念地,这片承载着“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光荣历史的土地,通过西柏坡红色教育,让我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过时的精神密码。三天行程中,从中共中央旧址到北庄村,每一次驻足凝视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每一声誓言都是初心的回响。
西柏坡红色教育,触摸历史转折的精神坐标,在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间,党中央在此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通过"不发枪,不发粮,不发人,只发电报"这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领导艺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超的政治智慧。廉政教育馆内泛黄的文件与老照片无声诉说着"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那些拒绝土改分房的将军、主动退还津贴的干部事迹,构成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精神图谱。
中共中央旧址斑驳的土墙上,至今保留着当年领导人手书的“为人民服务”。当我们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整齐列队,面对鲜红党旗庄严宣誓时,仿佛听见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响。讲解员讲述董必武同志用一块银元补墙缝的故事,让“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再是抽象口号,而是化作可触可感的信仰力量。
国家安全教育展馆里,一份份发黄的绝密档案揭开隐蔽战线风云。从“龙潭三杰”到北平情报小组,无数无名英雄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这种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在生死考验面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品格。在北庄村,《团结就是力量》的旋律再次响起,这首诞生于此的革命歌曲,生动诠释了党群关系的本质——就像歌词所唱:“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结业仪式上,全体学员共同宣读《新时代西柏坡宣言》,铿锵誓言在大厅久久回荡。这份宣言不仅是承诺书,更是动员令,号召我们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攻坚克难的行动自觉。返程途中,望着太行山起伏的山峦,更加懂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深远考量。
西柏坡红色教育虽已结束,但这场触及灵魂的精神之旅永不落幕。当我们在纪念馆留言簿写下“不忘初心”四个字时,忽然明白:这里的每一粒尘埃都沉淀着历史的重量,每一丝清风都传递着时代的呼唤。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西柏坡精神犹如永不熄灭的火炬,指引着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