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课程咨询:18931102903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园地 >

西柏坡培训:党性修养的熔炉与历练之路

2025-09-16  点击: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西柏坡党性教育

  西柏坡,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小村庄,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1948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曾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并孕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如今,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场所,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员前来学习、思考和淬炼。

  在西柏坡干部培训中,增强党性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修养和历练来实现。党性修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既需要理论的学习,更需要实践的锤炼。西柏坡党性教育正是通过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员们重回历史现场,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从而深化对党的理论和宗旨的理解。

  历史上,西柏坡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据史料记载,毛泽东在西柏坡期间,经常工作到深夜,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天明。有一次,房东大娘看到毛泽东深夜仍在伏案工作,便煮了一碗鸡蛋汤送去。毛泽东却婉言谢绝,说道:“群众的生活还很艰苦,我不能搞特殊。”这件小事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严于律己、心系群众的崇高品格,也成为西柏坡精神中“艰苦奋斗”的生动注脚。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七届二中全会期间。当时,会议条件十分简陋,与会人员甚至需要自带桌椅。周恩来总理在会议期间发现一位代表的椅子腿有些松动,便亲自找来绳子进行加固。这一细节不仅反映了当时艰苦的环境,更展现了领导人平易近人、注重细节的工作作风。这些红色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让学员们在聆听中受到触动,在思考中得到提升。

  西柏坡干部培训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员们通过参观中共中央旧址、重温入党誓词、聆听专题党课、参与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西柏坡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决策过程。同时,培训还安排学员进行分组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开展自我剖析等环节,引导大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强党性修养的实际行动。

  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每一位学员都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这里的每一处旧址、每一件文物、每一个故事,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这种沉浸式教育,学员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两个务必”的深远意义——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党性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西柏坡培训不仅让学员们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践行西柏坡精神。许多学员培训结束后表示,西柏坡之行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党员身份和工作责任,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意识。

  当前,我们党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依然复杂严峻,加强党性修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西柏坡党性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对照革命先辈的崇高境界,查找自身差距;它也是一把尺子,衡量着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通过西柏坡干部培训,广大党员干部能够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实实在在的修养和历练中增强党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将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帮助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成为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合格共产党员。

  (作者:陈老师)

Copyright © 备案号: 冀ICP备17009669号-5 公安部备案号:130108020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