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柏坡,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不仅象征着伟大的胜利,更是一座永不枯竭的精神富矿。作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的“赶考”精神。今天,当我们深入开展西柏坡红色教育时,一个核心的命题愈发清晰: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提升政治修养摆在首要和核心的位置。
一、历史映照现实:政治修养是“赶考”路上的定盘星
步入西柏坡,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这段光辉岁月深刻揭示,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理想信念、严明的组织纪律——这些构成政治修养核心要素的品质,是战胜强大敌人、克服艰难险阻、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根本保证。
当时的共产党人,面临着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告诫全党,要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这本质上就是对全党政治修养的一次深刻警示和强化要求。历史证明,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方向、纯洁的政治品质,才能在复杂的斗争环境和未来的建设征程中行稳致远。因此,西柏坡红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习者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政治智慧,深刻认识到加强政治修养对于个人成长、事业发展和国家命运的极端重要性。它如同“赶考”路上的定盘星,确保我们无论面对何种风浪考验,都能保持战略定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时代呼唤担当:将政治修养融入教育培训全过程
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这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西柏坡党员培训正是回应这一时代呼唤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淬炼和思想洗礼。
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的各类教育培训中,必须将提升政治修养贯穿于教学、研讨、体验的全过程: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 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夯实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思想根基。
深化历史认知,汲取精神力量。 通过参观旧址、聆听报告、观看史料,深刻感悟西柏坡时期老一辈革命家崇高的政治理想、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将其内化为新时代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严守纪律规矩,砥砺政治品格。 学习西柏坡时期严明的党纪军规,对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反思自身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差距,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突出实践导向,提升政治能力。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观察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防范化解风险的实际能力,学会从政治高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三、固本培元铸魂:彰显西柏坡红色教育的深远意义
把政治修养摆在首位,使得西柏坡红色教育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成为一种固本培元、铸魂育人的深刻实践。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 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党性锻炼,有助于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更好地担当起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 这是一堂生动立体的历史课和思想政治课,有助于他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对于社会各界而言, 西柏坡所蕴含的重视政治修养的优良传统,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助于凝聚共识,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西柏坡,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个精神高地。依托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以提升政治修养为核心的西柏坡红色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现实挑战、走向未来的战略举措。让我们铭记“赶考”永远在路上,始终把政治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在回望西柏坡的辉煌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异答卷。
(作者: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