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课程咨询:18931102903

培训动态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主页 > 培训动态 >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示范党支部书记培训纪实:从"六条规定"到新时代党支部建设

2025-06-06  点击:

西柏坡大思政红色教育基地.jpg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之际,师范大学组织青年干部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示范创建质量创优专题培训。作为党中央"进京赶考"的出发地,西柏坡以其独特的红色资源成为锤炼党性的熔炉。本次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故事浸润"三维模式,引导党员干部从革命圣地汲取奋进力量。

一、立规明纪:从历史到现实的传承课

专题教学《西柏坡:立规矩的地方》以毛泽东同志1949年提出的"六条规定"为切入点,对比新时代"八项规定"的守正创新。授课专家通过展示西柏坡纪念馆藏文物复刻品,还原"不做寿、不送礼"等纪律要求的历史场景。参训学员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开展情景模拟,亲身体验"进京赶考"前的政治纪律表决过程。

红色故事链接:1948年周恩来同志在西柏坡坚持用旧搪瓷碗就餐,当工作人员提议更换时,他说:"革命还没胜利,讲究什么排场?"这种严于律己的作风,正是"六条规定"的精神写照。

二、强基固本:党支部建设实践指南

《新形势下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课程创新采用"问题树分析法",结合"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培训中特别安排"支前劳动体验课",学员推车送梁重走送军粮小道,在协作中感悟群众工作真谛。

现场教学亮点:在正定塔元庄村,学员们手持《知之深 爱之切》读本,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早年基层工作方法。村史馆内陈列的"党员包户责任图",生动诠释了"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联动机制。

三、思想铸魂:理论武装的沉浸式课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突破传统模式,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枣树下开设"移动讲堂"。学员通过破译复刻的55型发报机,从"嘀嗒"电码中解码"人民至上"的理论精髓。

科技赋能:VR技术重现1949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场景,智能系统同步生成学员廉政风险预警报告,实现"历史镜鉴""现实对标"的双向互动。

四、薪火相传:红色基因的青春表达

培训创新开展"90后对话90"活动,青年干部与西柏坡老支书本座谈。老人回忆1948年群众"最后一碗米送军粮"的往事,学员则分享运用"赶考精神"解决校园舆情危机的案例。这种代际对话,让红色教育真正""起来。

结业式上,培训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党支部建设"三张清单"》:

对标"六条规定"制定《支委廉洁承诺书》

借鉴土地改革经验设计《党员联系群众网格图》

参照三大战役指挥体系建立《重点工作攻坚台账》

结语:永远的赶考路

站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的"五大书记"铜像前,参训学员重温入党誓词。这座没有围墙的红色课堂,用历史的温度温暖现实的思考。正如带队领导总结:"西柏坡精神不仅是纪念馆里的展陈,更是破解'如何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课题的金钥匙。" 本次培训的实践成果中,《基于"两个务必"的师范生师德培养方案》等6项已纳入学校党建创新项目库,彰显了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时代价值。

西柏坡大思政红色教育基地刘老师

Copyright © 备案号: 冀ICP备17009669号-5 公安部备案号:1301080200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