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峰回路转处,总有一些地方因其承载的伟大精神而光耀千秋。西柏坡,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普通村庄,作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作为“两个务必”和“赶考”精神的发源地,至今依然闪耀着穿越时空的思想光芒。组织人大代表赴西柏坡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绝非简单的历史回望,而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一次至关重要的政治淬炼,旨在引导代表们从这片红色热土中汲取磅礴力量,始终不渝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好新时代赋予的代表职责。

一、重温“赶考”初心,筑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思想根基
西柏坡时期,是我们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全国性胜利的伟大转折期。在这里,党中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代表们踏上这片土地,通过参观旧址、聆听讲解、沉浸体验,能够深切感悟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和实践真谛。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深刻揭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越是环境复杂,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必须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根本保证。西柏坡精神,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严守纪律、团结统一的优良作风,时刻提醒着每一位代表,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秉持“两个务必”清醒,锤炼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发出的这一告诫,至今振聋发聩。这“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迎接挑战、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对于人大代表而言,弘扬“两个务必”精神,就是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在行动上步调一致,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依法履职的具体实践,围绕国家工作大局想问题、谋思路、提建议。西柏坡的艰苦环境与辉煌成就形成的鲜明对比,教育代表们必须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勇于面对履职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担当作为,绝不在任何压力面前退缩,也绝不在任何诱惑面前迷失。

三、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西柏坡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生动诠释了人民力量的伟大。这深刻启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履行代表职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就是要强化代表的宗旨意识,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一线,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履职尽责的优先方向。要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将人民的意愿体现在议案建议中,体现在审议表决中,体现在参与立法、监督执法等各项工作中。当前,要紧密结合国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决策部署,积极建言献策,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四、传承红色基因,书写新时代履职尽责的合格答卷
西柏坡,是“进京赶考”的起点。今天,我们面临的“考试”远未结束。人大代表参加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就是一次新的思想“充电”和能力“加油”。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动力,不断提髙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大代表要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人民为中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好新时代的考卷,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优势,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履职答卷。
西柏坡的薪火,必将通过这次深刻的教育培训,在广大人大代表心中燃起更加旺盛的奋斗火焰,照亮新时代人大工作砥砺前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