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闻与传播学院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强党性、守纪律、正作风"专题培训。作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革命圣地,西柏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的伟大转折,其蕴含的"两个务必"精神与纪律建设传统,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
一、开班仪式:以庄严仪式强化使命担当
培训班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学院党委书记在动员讲话中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从西柏坡精神中汲取‘严守纪律、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全体学员在授班旗仪式后庄严承诺:以"赶考"心态践行"四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新闻队伍。
二、多维教学:沉浸式体验红色基因
1. 专题授课筑牢思想根基
河北省委党校专家以《西柏坡时期的纪律建设》为题,通过"一封未寄出的家书"故事展开——1948年,中央军委作战室参谋因私用公家信纸被严厉批评,彰显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深刻内涵。课程结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最新解读,引导学员筑牢意识形态防线。
2. 现场教学激活历史记忆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讲解员彭丽的快板表演成为党性教育培训的亮点——“您听我讲来,听我说,这西柏坡的故事多又多,党中央、毛主席指挥了三大战役真神奇,无数的后人到这里把光荣的革命传统来学习……”她的表演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方式,再现了党中央在土坯房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历史场景,学员们在轻松氛围中深刻感悟“两个务必”精神和“进京赶考”的紧迫感。这种沉浸式教学不仅激活了革命记忆,还强化了新闻工作者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中“强党性、守纪律”的使命认同 。
北庄村:学员齐唱《团结就是力量》,走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农户,学习脱贫攻坚中的党群同心经验。
雁翎队纪念馆:通过"荷叶帽战术""木船打汽艇"等水上游击战案例,感悟人民战争的智慧与纪律性。
3. 雄安新区与正定对比教学
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学员分析"未来之城"建设中的舆论引导策略;赴正定塔元庄村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基层工作法,研讨乡村振兴报道的切入点。
三、特色实践:红色文化与专业能力融合
"新闻人的赶考路"情景模拟:分组还原七届二中全会新闻发布会,演练重大主题报道的时度效把控。
夜话沙龙:围绕"西柏坡精神与新闻伦理"展开辩论,强化"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职业信念。
四、培训成效:红色基因转化为育人成果
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分享感悟:"站在西柏坡的土地上,才真正理解‘笔杆子’和‘枪杆子’同样关乎江山社稷。"培训形成三大成果:
编撰《西柏坡红色新闻故事集》,收录"新华社西柏坡电"等经典案例;
形成"赶考精神+全媒体传播"双主线课程体系,理论测试平均分提升27%;
建立"党性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模块,纳入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体系。
西柏坡大思政红色教育基地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