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在西柏坡举办中层干部、支部书记培训班,通过专题学习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感悟西柏坡精神,强化党性修养,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能力。此次培训以“西柏坡精神解读”“正风肃纪,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何做好基层党务工作”等专题报告为核心,并组织学员前往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正定县塔元庄村、雄安新区等现场教学点参观学习,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
传承西柏坡精神 筑牢信仰之基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圣地,是“两个务必”精神的发源地。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一伟大精神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西柏坡干部培训中,学员们认真聆听了“西柏坡精神解读”专题报告,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更应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在西柏坡纪念馆前广场,全体学员向五大书记塑像敬献花篮,并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回荡在革命圣地,激励着每一位参训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强化作风建设 永葆清廉本色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培训期间,“正风肃纪,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报告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与任务,强调党员干部必须严守纪律红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学员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一间间简陋的土房、一张张斑驳的桌椅,无不诉说着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作风。有学员感慨道:“在这里,我们真切感受到什么是‘赶考’精神。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保持清醒,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探索现代化发展之路
此次培训还组织学员前往正定县塔元庄村和雄安新区开展现场教学。塔元庄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实现了乡村振兴的华丽蜕变。学员们深入了解了该村如何通过“党建+产业”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
在雄安新区,学员们实地感受了这座“未来之城”的高质量发展实践。从塔元庄村的乡村振兴到雄安新区的创新驱动,大家深刻认识到,基层党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结语:以“赶考”姿态奋进新征程
此次西柏坡党性教育基地培训,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各自岗位上担当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时代的“考卷”已经铺开,唯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两个务必”,才能答好时代之问、人民之问。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西柏坡大思政红色教育基地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