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制造精密光刻工艺中,精准定位是成功关键。对于肩负集成电路未来的青年干部,思想坐标的校准同样关乎事业成败。近日,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青年骨干团队走进革命圣地,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启了一场淬炼初心、汲取伟力的精神之旅。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追寻“两个务必”的思想原点
踏入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时光仿佛倒流至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低矮的土坯房前,青年干部们静默肃立,聆听讲解员讲述“进京赶考”的著名论断。“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的铿锵之声,穿越时空,在每个人心中激荡回响。
在中共中央旧址群,狭小的院落与简陋的办公设施无声诉说着当年运筹帷幄的艰苦卓绝。青年干部们触摸着斑驳的桌椅,凝视着泛黄的电文,深刻体会到:正是这种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依然保持清醒、敢于斗争、善于胜利的精神,铸就了新中国诞生的基石。在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所见所闻,如刻蚀工艺般,将“赶考”的忧患意识与“奋斗”的创业精神,深深烙印于每一位芯片人的心版之上。
西柏坡红色培训:解码“芯”征程的奋斗密码
培训并非简单的历史回望,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思想碰撞。在西柏坡红色培训精心设计的研讨环节,青年干部们围绕“西柏坡精神与集成电路自主创新”展开热烈讨论。
“芯片研发如同当年的战略决战,核心技术就是我们必须攻克的‘山头’。西柏坡时期那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智慧和勇气,正是我们今天突破‘卡脖子’技术最需要的法宝!”一位研发骨干的发言引发强烈共鸣。
大家深刻认识到,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西柏坡红色培训所传递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战略思维, 警示青年干部在取得阶段性成果时绝不能沾沾自喜。正如芯片制程的迭代永无止境,唯有持续保持“赶考”的清醒与韧劲,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传承红色基因,锻造新时代“芯”力量
此次西柏坡之行,是一次精神的淬火,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青年干部们纷纷表示,要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能:
以“谦虚谨慎”校准创新航向: 在技术攻关中敬畏科学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力戒浮躁,脚踏实地。
以“艰苦奋斗”磨砺意志品质: 勇于挑战尖端工艺难题,甘坐科研“冷板凳”,在一次次流片失败中百折不挠。
以“敢于斗争”突破技术壁垒: 面对封锁与打压,发扬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斗争艺术,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决心。
以“善于胜利”引领产业未来: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能力,在复杂多变的全球产业链中布局长远,赢得先机。
西柏坡的号角穿越时空,在集成电路领域激荡起新的回响。当青年干部们告别这片精神高地,他们不仅带走了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深刻记忆,更将“两个务必”的赶考精神融入血脉。在攻克纳米级制程的精密战场上,西柏坡精神成为照亮“芯”征程的永恒灯塔——它提醒我们,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新时代的“进京赶考”,唯有永葆清醒、接续奋斗,才能在科技自立自强的答卷上,写下无愧于时代的答案。
芯片制造的氧化工艺能在硅片表面形成保护层,而西柏坡的精神淬炼,正在为集成电路事业的未来栋梁,镀上信仰与坚韧的不朽涂层。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官网 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