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案例,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近日,郑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习班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顺利举行并圆满收官。在为期7天的密集研习中,来自郑州大学的50余名思政课教学骨干齐聚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通过一场沉浸式的西柏坡红色培训 ,重温“赶考”初心,砥砺育人使命,为新学期的思政课堂教学注入了澎湃的红色动能。
高擎旗帜再出发:在西柏坡精神洗礼中开启“赶考”新征程
西柏坡,作为“两个务必”的诞生地和“进京赶考”的出发地,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性地标,更是开展西柏坡思政教育的生动课堂。本次研习班的举办,是郑州大学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开班仪式上,带队领导强调了此次实践研习的特殊意义,指出全体学员要深刻领会西柏坡精神的时代内涵,将其转化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努力积累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案例,以高质量的思政教学提升学院建设发展的整体效能。
在7天的学习里,研习班依托西柏坡干部培训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
沉浸体验悟思想:在历史现场汲取立德树人的丰厚滋养
研习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将教学现场移至历史的深处。学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纪念馆、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等革命遗迹。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沧桑的照片、一段段真实的影像,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居住工作的土坯房前,在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内,学员们现场聆听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等专题教学,深刻体悟到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转折关头所展现出的远见卓识、艰苦奋斗精神和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
专题教学、现场讲解、情景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使教师们对西柏坡时期的历史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这种“行走的思政课”让历史书本上的理论“活”了起来,为今后在课堂上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积累了鲜活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案例。
研讨交流促提升:在思想碰撞中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
为确保研习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次培训特别安排了多场专题研讨和交流座谈会。围绕“如何将西柏坡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赶考’精神的当代价值与启示”等议题,50余名思政课教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实践,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教学的智慧在交流中升华。
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西柏坡红色培训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现实指导意义。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率先垂范,将“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融入血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要将此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提升教学实效的具体行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西柏坡的历史与精神,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
砥砺奋进谱新篇:以实践成果赋能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西柏坡研习之旅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更是一次高效的业务充电。思政课教师满载而归,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事业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思考。这次高质量的西柏坡思政教育实践,为郑州大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为积累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案例宝库增添了厚重的一笔。
展望未来,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研习班为新的起点,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将西柏坡精神的宝贵财富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实提升学院建设发展的整体效能,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