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课程咨询:18931102903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园地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以勤学深查实改续写新时代赶考路

2025-11-04  点击:

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

  在巍巍太行山的怀抱中,在碧波荡漾的柏坡湖畔,有一片被红色基因深深浸润的圣土——西柏坡。这里,是新中国的摇篮,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是“进京赶考”的出发地。每一寸土地都烙印着革命的足迹,每一段故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走进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西柏坡党员干部培训,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深刻的灵魂洗礼与作风锤炼。要让优良作风的种子在这片精神的沃土中扎根土壤、开花结果,就必须秉持“勤学不辍、深查不怠、实改不松”的坚定信念。

  一、勤学不辍,在红色熔炉中汲取思想伟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西柏坡红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沉下心来,勤学党的光辉历史与创新理论。

  走进西柏坡纪念馆,那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幕幕复原的场景,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毛泽东同志在简陋的农房里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召开,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正是我们西柏坡党员干部培训的核心课程。

  “勤学”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要求我们:

  原原本本学:静心研读原著,领悟原理,从源头把握西柏坡精神的精髓。

  带着问题学:结合新时代面临的挑战与自身工作实际,思考“赶考”远未结束的现实意义。

  持续深入学:将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常学常新,不断从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的宝贵财富中汲取政治营养、思想乳浆。

  唯有勤学不辍,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为作风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

  二、深查不怠,在历史镜鉴中剖析自我灵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西柏坡是一面永恒的明镜,照见过去,也映照现实。西柏坡红色教育的魅力,在于它能激发每一位参与者深刻的自我反思。

  站在老一辈革命家曾居住过的土坯房前,对比今天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我们是否还能保持那份艰苦朴素的作风?面对“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我们是否还存在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在复杂的利益诱惑面前,我们是否还能坚守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深查”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它要求我们:

  对标对表查:以革命先辈为标杆,对照党章党规,对照群众期盼,深刻检视自身在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洁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深入灵魂查:不回避、不遮掩,敢于触及思想深处和问题实质,弄清问题性质、找到症结根源。

  联系实际查:将自身职责摆进去,将工作短板摆进去,看服务群众是否到位,看担当作为是否有力。

  通过这场在西柏坡党员干部培训中的深度自查,我们才能精准地找到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让问题的种子暴露在阳光之下。

  三、实改不松,在知行合一中锤炼过硬作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目的是应用,自查的关键在整改。西柏坡精神的生命力,最终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改变上。如果学归学、做归做,查摆问题“轰轰烈烈”,整改落实“无声无息”,那么再好的教育也会流于形式。

  “实改”是检验教育成效的试金石。它要求我们:

  立行立改:对查摆出的问题,建立清单、明确时限、责任到人,马上行动,绝不拖延。

  真抓实干: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整改措施落地生根,而不是“雨过地皮湿”。

  常态长效:将整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建立起防止问题反弹的长效机制,让转变作风成为自觉。

  通过西柏坡红色教育,我们要将“两个务必”的告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中,就是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在生活中,就是要勤俭节约、清正廉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只有这样,作风建设的种子才能真正在实践的土壤中深深扎根,在为民服务的征程上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绚丽的时代之花,结出丰硕的实践之果。

  新时代的“赶考”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以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为新的起点,将此次培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勤学不辍的恒心、深查不怠的勇气和实改不松的韧劲。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让我们将西柏坡精神的红色血脉赓续传承,让优良作风的旗帜在新时代高高飘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新答卷!

  (作者:陈老师)

Copyright © 备案号: 冀ICP备17009669号-5 公安部备案号:13010802001371